注意!小规模纳税人“有销无进”易引发稽查!
时间:2025-09-01 11:17:56 阅读:2165
一、何为“有销无进”
“有销无进”指企业在购进货物或服务时未取得有效增值税发票或合规凭证,却在销售环节开具发票的税务违规行为,该现象常见于小规模纳税人。
在金税四期大数据监管体系下,此类行为极易触发税务预警并引发稽查。
二、成因分析
1. 成本压缩:
采购环节为降低采购成本,企业以价格折让为条件主动放弃索要发票,长期累积造成进项发票严重缺失。
2. 管理缺位:
企业内控流程存在疏漏,商品采购及日常报销未严格执行"凭票报销"制度,导致发票缺失。
3. 行业特性:
服务主导型行业(尤其依赖零散人员的服务外包领域)长期面临进项票短缺问题。典型如建筑工程业,大量劳务支出难以获取合规发票。
4. 政策滥用:
在无真实业务背景下,恶意注册多家小规模主体开具发票,利用免税政策套利,人为制造有销无进状况。
三、潜在风险
1. 虚开发票嫌疑:
经大数据分析触发稽查后,若证实无真实业务支撑的开票行为,将被定性为虚开发票,构成严重违法。
2. 加重所得税负:
缺失进项票导致成本无法税前抵扣,虚增利润将推高企业所得税及股东分红税负。
例:某小微企业年销售额300万元,仅取得100万元成本票。按200万元利润计征企业所得税(5%)缴纳10万元后,190万元分红需按20%税率缴纳38万元个税。
3. 权益保障缺失:
业务合作中未取得合规发票,导致资金流、货物流、发票流不一致(三流不一),若后期出现质量纠纷或服务争议,因缺乏票据凭证难以维权。
四、合规建议
1. 采购端管控:
在采购合同中明确开票义务,要求供应商提供发票,或更换具备开票能力的合作方。
2. 强化内控制度:
严格执行"凭票报销"制度,覆盖办公用品采购至差旅消费全场景,确保票据完整。
3. 销项风险防控:
除进项管理外,需关注开票额度异常。小规模纳税人长期精准控制季度开票额于28-29万元区间,同样易触发预警。
4. 特殊场景应对:
对于无法提供发票的零散人员,可通过自然人代开发票或设立个体户方式取得合法入账凭证。
小规模纳税人"有销无进"潜藏多重风险,企业须提升风险意识,通过系统化措施防范化解,保障经营合规性与可持续发展。
注:图文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深表歉意,请及时联系删除!
成都和合致诚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蜀ICP备20011374号-2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19180581303
成都总公司: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700号环球中心E3-1705
襄阳分公司:襄阳市樊城区长虹北路中润云邦